當前位置:首頁 > 專題專欄 > 思想破冰引領發展突圍
一、政治站位模糊弱化方面
1.缺乏務求實效的責任意識。在貫徹落實黨的方針政策“慢半拍”,執行上級工作部署不到位、打折扣,例如疫苗接種工作長期墊底被屢次通報。
2.缺乏攻堅克難的擔當意識。工作遇到瓶頸講客觀因素多、講主觀原因少,存在畏難情緒,例如固定資產投資申報滯后被多次點名,講困難多,想辦法少。
3.缺乏的居安思危的憂患意識。對社會矛盾放松了警惕性,導致部分矛盾化解不及時,輿論引導有滯后性。例如綜治維穩工作中自認為工作基礎較好,放松了重點信訪人員穩控。
二、思想觀念陳舊僵化方面
1.比學趕超的拼勁不強。工作滿足于一般要求,缺乏強烈的爭先意識。例如招商引資工作成效不顯,禁錮于“紙廠河是農業鄉鎮,招商引資是難上加難”,沒有用工業化理念發展農業產業化。
2.勇毅拓新的謀勁不足。工作任務的完成缺乏堅毅的意志和毅力,工作缺乏主動性。主要表現在稅源培植后繼乏力,爭取政策和項目不積極,存在“等靠要”思想。
3.干事創業的鉆勁不夠。班子成員重干輕思考,對新政策不主動研究,抓不住機遇,特別是在鎮域經濟發展上沒有真正趟深水下真功夫去研究如何破題。
三、責任擔當推卸軟化方面
1.缺乏爭先進位的精神。工作只求過得去,不求上進,認為“標兵”鄉鎮離得太遠,且實力雄厚,只感嘆別人發展快,卻忽視別人背后付出了艱苦努力。
2.缺乏主動擔當的魄力。面對工作中的矛盾和問題,缺少主動碰刺的勇氣,上級推一推動一動,不推不動或慢動。比如在人居環境整治過程拆違進度不快。
3.缺乏長遠謀劃的智慧。面對發展穩定的各項工作中,缺乏勇系統思維、底線思維來觀察和分析問題,缺乏用長遠眼光謀劃工作。例如環境整治工作中沒有系統建立健全長效機制。
四、標準質量應付矮化方面
1.工作標準不高。抓工作工作中多為粗線條,不注重細節,滿足于“差不多就行”,沒有精益求精的精神。
2.工作效率不高。上級督查通報多,工作推進就快,上級放松了要求,工作拿在手上抓的力度就不夠,遇事特別是復雜工作存在拖延現象。
3.工作熱情不高。面對發展瓶頸,班子成員之間缺乏集思廣益、齊心協力攻艱克難的熱情。
五、進取精神疲沓鈍化方面
1.缺乏雷厲風行的干事魄力。做事存在“散”“慢”“拖”的想法,重點工作任務進展緩慢,例如集貿市場建設項目推進緩慢,用地問題久拖而未決。
2.缺乏苦干實干的干事態度。由于長期處于同一環境之中,時間久了便容易導致工作倦怠,并降低了對自己的要求,總認為自己只要按時完成上級交辦的工作的就行。
六、服務意識被動淡化方面
1.服務意識不夠。對鎮域內企業和新型經營主體關注不夠,沒有真正深入傾聽他們的心聲和訴求,服務缺少溫度。
2.關心關愛不足。對村組干部缺乏一種換位思考,安排工作居多,談心談話較少。
3.群眾意識淡薄。群眾辦事仍然存在幾頭跑的情況,為民服務的意識還有待進一步加強。
七、工作作風漂浮虛化方面
1.謀統推干缺章法。黨委班子樹立務實作風,調研解決深層次問題上還缺乏力度;在抓經濟工作上聚焦不夠,在抓短期與長期目標上謀劃不夠,存在“拍腦袋”決策現象。
2.監管督導不及時。工作安排部署多,督辦檢查少,缺乏后期的跟蹤整改,考核結賬追責問責缺力度,存在抓而不實,時緊時松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