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文明建設是關系永續發展的根本大計。23日,全市召開污染防治攻堅指揮部第四次會議暨環保督查整改工作推進會,部署當前及后段環保督查整改工作,全力打贏污染防治攻堅戰,推進全市生態環境質量持續向好。
松滋地處荊江前端、洞庭首口,擁有長江干流岸線27.5公里。近年來,我市認真踐行綠色發展理念,深入實施大氣、水、土壤污染防治三大行動,扎實推進工業、農業和生活污染源“三污同治”,堅持全域一體發展打造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體,全市生態環境質量明顯改善。成功創建省級循環化改造示范基地,22家非法碼頭全部關停修復,實施岸線復綠104畝,環境執法行政處罰29家。統籌推進水生態修復、大氣污染治理、保障土壤環境安全、實施綜合治理,“三個一百平方公里行動”成效顯著。
目前,中央環保督察組交辦我市的18個信訪問題,已完成整改銷號。今年7月至8月,省督查組對我市開展環境保護督查,我市對照梳理形成責任清單,共4個方面12個子項34個具體意見,2019年4月前報送整改情況。
“沒有什么事情比老百姓的健康安全大”。會上,市委書記黃祥龍指出,要強化生態文明的意識,切記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良好的生態環境是最可貴的民生福祉。要強化三大行動,源頭治理、綜合治理、依法治理,落實好河長制,每周一通報,每月一結賬。要強化問題整改,做到一個問題、一套方案、一名責任人、一抓到底。要強化環境監管,部門各司其責,常態跟蹤督辦。要強化責任擔當,較真碰硬,勇于擔當,對自己負責,對人民負責,對黨負責。
市領導李靜芹、周京宜、唐敦浩、王中華等參加會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