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區是城市的基本單元,也是守護居民健康安全的第一道防線。當前,國內疫情仍處于局部散發和規模性聚集并存時期,省疾控專家再次提醒:守好社區的“防疫線”,才能筑牢群眾的“安全線”。
01、堅持進出“五必”措施
進出社區的人員堅持健康碼必掃、行程碼必驗、體溫必查、口罩必戴、外來人員信息必錄五項防控措施。
02、保持社區的清潔衛生
加強社區室內公共區域的通風換氣;垃圾“日產日清、分類清運”,垃圾點、公共廁所、電梯間等重點場所以及樓棟門把手、電梯按鍵等高頻接觸物表面,每日進行清潔消毒。
03、加強工作人員的健康監測
社區工作人員出現發熱等異常健康狀況時,及時就醫,不帶病上班。保潔、安保等公共服務人員建議專人專崗,不混排,不串崗。
04、加強外來人員的管控
中高風險地區,建議疫情期間暫停鐘點工、多點執業等家政服務,避免交差感染??爝f及外賣優先使用快遞柜或集中存放點等方式,做到無接觸配送。
05、減少社區的人群聚集
疫情防控期間,減少鄰里串門,暫停棋牌室、社區活動室等室內活動及聚集性群眾活動。
06、協助開展流調排查
關注官方發布的確診病例及無癥狀感染者行程軌跡,做好小區內入境人員、中高風險地區來鄂返鄂人員、與感染者活動軌跡有交集者、密接次密接、時空伴隨者及重點區域駐留人員等重點人群的摸排、健康監測和流調工作,盡早發現可疑病例。
07、出現病例及時管控消毒
出現病例的社區做好病例家庭、樓棟單元、辦公室、會議室等疫點的管控和終末消毒,以及公共場所的清潔消毒。采取封控措施,限制人員進出和人員聚集。
強化個人衛生知識宣傳,
提醒居民做好以下個人防護:
※ 進出公共場所、與他人接觸、乘坐廂式電梯時堅持佩戴口罩。
※ 做好居家通風,每日2-3次,每次不少于30分鐘。
※ 注意手部衛生,歸家后、準備食物前,清理垃圾后,接觸口、眼、鼻前后,照顧老人、兒童、病患前后,接觸寵物后,拆快遞后,進食前,如廁后及時洗手或使用免洗手消毒劑。
※ 不隨地吐痰,打噴嚏或咳嗽時用紙巾或肘部遮住,不用手接觸口、眼、鼻,口鼻分泌物或吐痰時用紙巾包好,棄置于垃圾箱內。
※ 減少鄰里串門,減少與他人密切接觸,進入人員密集場所或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時,務必佩戴一次性使用醫用口罩,與他人盡量保持一定距離。
※ 平衡膳食均衡營養,適度運動,充分休息,保持心態平和、心情放松。
※ 不信謠、不傳謠,避免不科學、不真實信息的誤導。